智仁成果

Achievements

智仁成果

智仁原创 | 医疗纠纷的法律路径

作者:智仁律师 发布时间:2022-03-15   点击:704

一、前言


近些年来,医疗纠纷案件数量显著增加,医疗纠纷中医患关系已是难以回避的话题。一旦医疗纠纷处理的不当,不仅于医患双方之间,甚至会对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因此,无论是医患双方还是政府、社会都希望通过有效的途径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减少、消除各方的矛盾,避免恶劣影响的产生。所以,如何有效引导医患双方依法维权,对于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构建稳定的法治社会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二、法律路径


1.自行和解


什么是自行和解?


自行和解是指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就实体权利的处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的活动。


自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诉前签署的《和解协议》,其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


2.医调委调解


什么是医调委调解?


医调委,即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专业调解医疗纠纷的组织。医调委调解是双方当事人申请或同意在医疗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达成一致并形成调解协议。


医调委协议的法律效力?


医调委调解协议达成后,属于民事合同,可根据医调委调解协议要求对方履行;


医调委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医患双方并不因调解协议达成而必然丧失诉权;


如果保险公司认可医调委调解效力,可以作为保险赔付的依据。


3.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什么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是双方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达成一致并形成调解协议。


人民调解委员会协议的法律效力?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4.法院诉中和解与调解


什么是法院诉中和解?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的和解。


法院诉中和解的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的《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法院依据当事人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并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


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并制作调解书”。


什么是法院诉中调解?


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于民事诉讼中达成一致,法庭制作《调解书》以确认调解意见。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5.民事诉讼与判决


什么是法院判决?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案件事实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对诉讼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依职权所作出的判定。


法院判决的效力?


法院判决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三、结语


医疗纠纷的发生在社会生活中难以避免,回避纠纷反而会激化矛盾,如何处理好医患双方的诉求,平衡双方的利益,需要综合考虑,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不仅能保证医疗行业工作正常开展,也能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


作者简介

荣继祥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

医疗健康事业部

首席律师

具有医学、法学双重执业资质,办理了近百件医疗侵权类纠纷的诉讼、调解,对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类案件及刑事、行政诉讼也有较高的造诣。医事法学理论功底深厚,办案经验丰富。其中一些案件在行业内有着重大的影响,曾在大型医院从事医学外科临床及管理工作十余年,具有临床外科副主任医师职称,是一位在医事法学领域专家型律师。


作者简介

李开飞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

实习律师

教育背景: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专业方向:

民商事纠纷


今日“微矩阵”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