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仁成果

Achievements

智仁成果

智仁原创 | 借用他人资质在亚马逊开设店铺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作者:智仁律师 发布时间:2022-12-12   点击:861


阅读提示

全文共3886字,预计阅读6分钟。

一、背景及问题


2015年,亚马逊全球开店业务进入中国,亚马逊平台旨在借助已有的全球资源,帮助中国卖家抓住跨境电商新机遇,发展出口业务,拓展全球市场,打造国际品牌。目前,亚马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比利时、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阿联酋、沙特和波兰等18大海外站点已面向中国卖家开放,吸引数十万中国卖家入驻。中国卖家只需要注册一个账户,就可以在以上所有海外站点经营,向全球销售中国产品。那么,注册一个亚马逊电商账号、开设一家线上销售店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及真实有效的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支持外币扣款的信用卡一张;收款账户一个;未注册过的手机号一个;未注册过的邮箱一个。


注册亚马逊店铺时,尤其需要注意三个唯一性。首先是账户的唯一性,一个主体只能注册一个亚马逊账户,亚马逊禁止一个账号开设多家店铺,这样会产生关联并封号。第二是网络的唯一性,店铺的注册和登陆的IP之前必须没有注册或登陆过其他亚马逊店铺。第三是注册信息的唯一性,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电脑、手机号、注册邮箱、信用卡必须没有注册或登录过其它的亚马逊账户。


那么问题来了,当一家主营亚马逊的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后,必然需要开设多家店铺,大量铺货,以形成规模优势。但为了遵守亚马逊开店的规定,卖家账号必须唯一且从未注册过,自己或亲朋好友的个人信息是远远不够用的,此时只能借用他人的信息和资质设立公司开设店铺来运营,这其中就包含了诸多法律风险。

二、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直接提供账户的服务商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为了快速、大量地向卖家供应账号,一些中间服务商开始违法操作,他们通过大量购买公民个人信息、信用卡信息,甚至伪造营业执照、行政机关公章等,注册亚马逊店铺并进行售卖。这其中就可能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罪等刑事犯罪。


比如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郑某某、黄某伟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一案【案号为(2020)沪0109刑初887号】中:被告人郑某某自2018年起,利用互联网多次以购买方式从王某(另案处理)处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公民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及公民本人手持身份证人像面照片),加价出售给多人并从中获利。被告人黄某伟、翁某某、周某自2020年起,共谋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注册亚马逊网店,并出售账户从中牟利。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间,黄某伟共计以人民币29800的价格分十二次从郑某某处买入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公民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及公民本人手持身份证人像面照片)并存储于百度网盘内。至案发,三人采用上述方式共计获利人民币10万余元。除外之外,被告人黄某伟、翁某某、周某于2020年初成立工作室,三人分别持股50%、25%、25%,共谋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亚马逊官方网站注册申请开通网上店铺,继而将注册成功的网店账号对外出售并从中牟利。为提高企业店铺的注册成功率,牟取更大的利益,由被告人黄某伟招募被告人黄某达,指使其从黄某伟持有的百度网盘中获取相关公民个人信息作为素材,通过利用计算机Photoshop软件技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的方式,制作注册企业网店所需的工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1000余份,由负责财务的翁某某按照事先约定,以每份人民币4元的价格向黄某达支付营业执照“制作费”、制作营业执照所需的打印机耗材成本费共计人民币4700元。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被告人郑某某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被告人黄某伟、翁某某、周某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年不等,同时并处罚金;判决被告人黄某达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公民个人信息种类的认定上,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中各名被告人侵犯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比较单一,均为公民手持身份证照片、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的信息,内容有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住址等信息,完全符合第四项的信息门槛标准,原因在于公民身份证上的家庭住址是公民的实际居住地址或者户籍地址,均与公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存在十分紧密而又重要的联系,家庭住址被非法曝光、泄露将对公民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重大隐患,为精准实施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大开方便之门,故理应予以重点保护,从举轻以明重的一般法理解释原则出发,其重要性也应高于作为公民临时性、过去性住所的“住宿信息”,故应被认定为《解释》第五条第四项中所规定的信息种类。


防范措施:能够提供批量账户的中间服务商有涉嫌刑事犯罪的风险,建议亚马逊电商尽量不从此类服务商处购买来路不明的陌生账户,一是对此种店铺不具备掌控力,后续经营暗藏极大隐患;二是无法直接联系法定代表人,如遇亚马逊审核注册主体的真实性,水电账单审核、视频审核将很难通过;三是如果服务商被抓,作案工具被没收,店铺面临被亚马逊立即查封的风险。


(二)借用他人资质的亚马逊电商面临的行政和民事风险


1.企业可能面临被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


第七十一条规定,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借用他人资质开设亚马逊店铺的,一旦被公司登记机关发现营业执照出借的事实,出借企业会面临被罚款的风险;情节严重的,营业执照面临被吊销的风险。


2.店铺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归属问题


亚马逊电商借用其他自然人的信息设立一家新公司再用于注册店铺,需要身份信息、手机号码、信用卡信息等,仅从形式上看,店铺的权利人是出借信息的人。如果双方没有明确的约定,在店铺的归属问题上很容易产生纠纷。一旦店铺经营上路、销量比较稳定的时候,出借信息的人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要求对店铺实现完全的控制权,这对于不得不大量借用他人信息注册店铺的亚马逊电商来说,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司法实践中,也发生过因为店铺账号归属的问题起诉到法院的民事纠纷。比如,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乔某与杨某某、郝某、赵某某返还原物纠纷一案【案号为(2020)苏0106民初10528号】,原告乔某要求三被告返还原告注册的亚马逊美国站卖家店铺的账号及密码,并协助原告对账号、密码以及该店铺内绑定的银行卡、子账号授权等相关设置进行变更。事实和理由:2017年9月3日,原告乔某成功注册了亚马逊美国站卖家店铺(以下简称店铺),该店铺成功注册后,原告于2019年6月18日将店铺账号交给被告杨某某从事销售等经营活动,其后杨某某将店铺账号的登录邮箱、密码以及绑定的信用卡等信息进行修改,并将该店铺交由被告郝某、赵某某运营,导致原告丧失对该店铺的控制。原告多次要求三被告将该店铺返还,但均遭到拒绝。原告认为,亚马逊电商店铺系虚拟的财产,系原告的财产性权利,三被告的行为构成了对原告的侵权,并造成原告的损失。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是指虚拟的网络本身以及存在于网络之上的,具有财产性的电磁记录,是一种能够用现有的度量标准,度量其价值的数字化新型财产,公民的网络虚拟财产具备一般商品的属性,应受法律保护。本案中,原告在店铺成功注册后,将店铺账号及密码出借给被告杨某某使用时并未约定使用的期限和返还的条件,原告有权随时要求被告杨某某予以返还。被告杨某某在使用过程中,对店铺的账号及密码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用于经营,致使原告丧失对店铺的控制,故原告要求被告杨某某向其返还店铺并协助原告对相关设置进行变更的诉讼请求,有事实与法律依据,本院应予支持。对于原告主张被告郝某及赵某某返还店铺的诉讼请求,因店铺系虚拟财产,不同于有形的动产或不动产,知悉账户及密码并不必然产生返还的义务或责任,且被告杨某某及被告赵某某均认可在被告杨某某进行了最终的密码变更后,被告赵某某对新的账号或密码并不知晓,故原告主张被告郝某、赵某某承担返还责任,无事实与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杨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返还原告乔某注册的亚马逊美国站卖家店铺的账号及密码,并协助原告乔某对账号、密码以及该店铺内绑定的银行卡、子账号授权等相关设置进行变更。这是一起典型的出借人要求借用人返还店铺账号、密码并要求其协助出借人变更相应权限最后得到法院支持的案例,如果亚马逊电商不事先与信息出借人对账号的归属进行书面约定,那就很可能面临这样的困境。


3.企业登记者不配合亚马逊审查的后果


借用他人信息在亚马逊平台开立店铺,需要信息出借人进行配合,这是亚马逊电商与信息出借人合作的前提。具体而言,需要信息出借人:(1)配合设立公司;(2)配合开设符合亚马逊要求的银行账户;(3)配合在亚马逊平台注册店铺;(4)配合开立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号;(5)配合进行账户、密码、邮箱、账户的更改、交接;(6)配合进行手机、邮箱验证;(7)配合进行店铺账号审核,包括地址审核、水电账单审核、视频审核等;(8)在联系方式更改前配合解决商家投诉问题等。


防范措施:因企业资质不能出借、转让,笔者建议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设立、运营亚马逊店铺的方式进行合作,而不是直接借用他人资质,合作协议对亚马逊店铺的设立、运营、利润分配、责任承担比例等进行明确约定,例如合作期限的约定,违约责任的约定,企业登记者需要在多少日内设立公司,注册公司之后多久要注册电商账号,电商账户由谁运营,如遇平台审核多长时间内要配合验证,未能配合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和赔偿等。


作者简介

林芳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

涉外业务部首席律师

教育背景: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学士、安徽财经大学法律硕士


专业方向:

涉外民商事纠纷、海事海商


执业格言:

笃实办案,实现共赢


作者简介

夏文闻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

专职律师

教育背景:

吉林大学法律硕士


专业方向:

涉外民商事纠纷、海事海商、合同纠纷


执业格言:

律者,因此定分止争也。

今日“微矩阵”号推荐: